走进军工厂,炮管的深孔加工、73个孔,一次加工,100%的合格率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0日 13:42 收录时间:2020年12月20日 18:46 作者:工大易服 来源:微信公众号


长征七号发射平台的关键控制件四通均流阀承担着火箭发射前姿态调整控制的重担。四通均流阀允许的最大公差是两丝,加工粗糙度仅有1.6微米,73个孔要在两天之内不停机加工完毕,保证100%的合格率。这样严苛的加工要求,韩利萍实现了。而大国重器背后的大国工匠,不仅只有韩利萍一位。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位杰出工匠,修复600多台航发、手工焊接精密部件、加工长征系列发射平台关键零件……她们是谁?





1


韩利萍:火箭发射平台技能大师

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平台关键零部件加工出自一位有着近30年航天蓝领生涯、身怀“毫厘不差”精湛技艺的数控操作女工之手。她就是十九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韩利萍。

可谁能想到,刚参加工作的韩利萍却是机械加工行业的门外汉,看不懂零件复杂的内部结构图。于是,她每天利用家中的土豆、萝卜切出零件模型直观消化理解图纸。就是靠着这样的台下苦练和“毫厘”不舍的执着,她慢慢地成长了起来,如今,她已成长为一名航天企业为数不多的精通操作、编程和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为例,活动平台重1800余吨,有两个篮球场大。四通均流阀体是长七发射平台液压装置的关键控制件,不足200毫米见方的工件上大大小小分布着各种规格的70余个阀孔,每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公差之间,这相当于头发丝的1/3。这些阀孔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射平台支撑装置起降的精度和平衡度,稍有误差甚至会导致火箭发射无法精确入轨。

面对一个个难题,韩利萍有着“独到”的加工思路。“小孔、深孔、斜孔先行”“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原则、切削参数的合理匹配等全套工艺参数是她多年操作经验的积累,也是她确保零件加工一次成功、万无一失的“绝活”。在声音嘈杂的车间里,通过聆听机床运转、刀具切削和加工振动的声音,观察铁屑颜色、形状变化、工件表面刀痕,她就能够准确判断出刀具的磨损程度和零件切削过程中的微变形量,及时进行修正补偿,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凭着这些“绝活”,圆满完成了多项重大宇航产品地面发射设备的生产制造。



2


孙红梅:给飞机“心脏”做手术

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给飞机发动机维修就是在心脏上做手术,孙红梅就是这个“主刀医师”。航空发动机维修,世界机械维修中难度最高的技术之一。2013年,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损坏,国内没有成功修复这种机匣的案例。如果无法修复,将意味着三十多架飞机变为废铁。孙红梅主动请缨维修这批机匣。机匣内部构造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故障点多发生在腔内,查找困难。
孙红梅在机匣外壳上切割出半个手掌大小的窗口,通过仿真建模和封闭检测搞清内部结构,查找故障点,而这个窗口不能开大,否则就会引发机匣变形,只能报废。有些故障点在切口的视线盲区,微型焊枪也无法准确完成焊接。那两个月,孙红梅苦苦思索着解决方案,体重一下子减了十斤。

通过镜子反射找寻死角焊点,实现精准仰焊,这一道工序后来被命名为“镜面反光仰焊法”。她成功解决了这款机匣死角故障的修复难题。

最后的关键,就是把打开的窗口复原。通过精确的工艺参数,她把修复的变形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产品修理精度不断提升,再一次实现了技术的跨越。修复后的机匣,从性能到使用寿命,与原配件没有任何差别。


3


潘玉华:为预警机焊接“神经”


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


潘玉华所在的军工研究所承担着捍卫国家电磁空间安全的重任。这一次,她要做的是一种叫做植柱的工艺。在一块一元硬币大的电子板上,焊接1144根细小的铅柱。一千多次重复却要保证和第一次一样的精度,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全凭手感。正是潘玉华的这一手绝活为卫星的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同事们知道,潘玉华为了练就这样一手功夫也吃了不少苦头。

2009年,所里接受了北斗卫星研发的任务,潘玉华就发现她接到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密,集成度越来越高。有一天,质量师梁剑东就拿着这样一块出了点小故障的电子板找到潘玉华。

了快速判断故障,粱剑东要求潘玉华把这1144个小腿拆下来,找到故障之后再原样焊回去。尽管潘玉华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和工艺师一起研究植柱工艺了,然而那一刻,她还是感到巨大压力。

时间不等人,潘玉华接受了挑战。她屏气凝神,一动不动,坐了四个小时,第一块电子板终于焊接完成。随后,她又一口气焊完了四块这样的电子器件,任务完成了,她整个人都僵硬了。第二天,她把器件交给粱剑东的时候,让粱剑东吃了一惊:“跟原厂出来的,没有解焊之前基本上看不出差距。”

突破了自身的极限,潘玉华把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变成驾轻就熟的绝活。现在她完成一块一千多根的植柱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你的每一次转发都在传递价值  

福利:

后台回复【简历】领取400套优质简历模板

后台回复【机器人】领取工业机器人学习资料

后台回复【 P L C】领取最新的PLC相关学习资料

后台回复【自动化】领取最新的自动化相关学习资料

翰融大学院

工业机器人教育服务权威平台


培训 | 项目 | 人才 | 服务


翰融大学院 致力于机器人自动化应用人才培养,助力企业智能转型升级走进“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时代。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