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新闻】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圆桌论坛:融合—开启机器人的大航海时代
资讯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17:55 收录时间:2020年12月17日 18:29 作者:中国自动化学会 来源:微信公众号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0年12月11日,以“智能互联 助力大湾区发展”为主题的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广东深圳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除主旨报告外,共设立了4个圆桌论坛,邀请机器人行业的专家、学者,共话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圆桌论坛:融合—开启机器人的大航海时代。


融合—开启机器人的大航海时代


主持人

陈亮  科沃斯加速器总经理


特邀嘉宾

郭路  SIG海纳亚洲基金合伙人

曹巍  蓝弛创投总经理

王金晶  招商启航总经理

夏朝阳  常见投资创始合伙人

Keji  HAX合伙人



陈亮:本场圆桌论坛问题集中在投资方向。首先请嘉宾进行自我介绍。


夏朝阳:常见投资创始合伙人。常见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向聚焦在北京、深圳的生物科技和硬件产品创业公司方面。公司基本投资模式是先给创业团队投第一张支票,然后持续加注。以优艾智合为例,公司大概持续了三年投资。当前公司投资的方向主要是“985”高校校友进行的创业,或者像孟老师这样的师生共创团队。而公司投资的行业则会对科技领域都有所覆盖,谢谢大家。


郭路:我们基金叫SIG,团队在北京、上海均有分布。基金的投资方向涉及消费互联网、企业服务类等等。对于不同的投资阶段,基金基本上是从第一张支票一两百万美金,到后期的四五千万美金,甚至一个亿美金支票,而现在只要好的项目我们可能会不分阶段进行投资。


曹巍:我来自蓝驰创投,蓝驰创投2004-2005年在国内落地投资,2013-2014年国内独立投资,目前投资了共计150家企业。当前,硬科技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方向,例如AR、BR、无人机、智能汽车产业链等等。


王金晶:招商启航是国资背景的天使投资机构,全资对早期机构进行投资,主要投资方向为硬科技。与前几家不同的是,招商启航更聚焦在产业链上,像金融、物流交通、园区等项目均有涉及。


Keji:我是HAX其中一个合伙人。HAX投资主要在早期硬件,现扎根深圳已经9年,投资集中在硬件的基金方面。HAX在深圳共投资了250个团队,是属于偏早期的投资,有些可能在团队四五个人的时候就开始投资,此外也会涉及跟投。


陈亮:感谢几位嘉宾的介绍。通过他们的介绍可以看出,主办方对于嘉宾的邀请也是进行了精心的筹划,这几位嘉宾的投资覆盖了人民币、美元、国资,有进行早期投资的,也有投资周期长的。给所有的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集资环境。


本人在科沃斯负责加速器,公司与130多个智能科技的企业有业务合作,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圈。对于产业投资,从上游的机器人相关的芯片、传感器,到中间环节做系统、算法的公司,再到终端做产品和应用的公司都是需要探讨的方向。


今天的题目机器人大航海时代,十分符合产业现状——部分应用的数量大规模爆发。那么这些应用大规模增长背后的逻辑在哪里,关键驱动因素又是什么?


夏朝阳:确实增长逻辑和驱动因素是分不开的,其中有一些东西未产生变化,而有些东西是变了,所以我会在不变和变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变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技术、工程化、工业等因素的追求是没有变化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技术,或者说工业解决方案总是最核心的要素。其次便是人们对于新型机器、人机协同的重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机协同解决方案始终在不断迭代和进步,以至于现在机器和人已经不能分开来谈,而未来工业机器人又可能会演变到智能机器人等等。人机协同当中的硬件和一些解决方案肯定也会有变化。但是归根到底对于工业过程效率提高的追求这一点是没有变的。


变化的:机器人产业中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比如说多模态的传感技术和传感器件,海量数据。随着传感器的增多,对于工业过程中多对象的深入观察,必然产生大规模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社会的影响十分深刻。还有众所周知的以5G为代表的整个交互和通信的基础设施的变化,包括交互速度,交互带宽都可能在量变到质变过程中推动整个工业变革进入新的时期。此外还有那些比我们这代人更勤奋的、会对机器人进行训练的、更先进的创业者。我觉得这些深刻变化的方面便是催生整个产业更大规模成长的因素。


郭路:说到整个自动化趋势和机器人普及,大家经常会说的一个驱动力就是对于越来越高的劳工成本的替代。这个我非常认同,这是机器人市场发展很大的原动力,但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我觉得传统制造行业、能源行业,最终一定要走向全方位数字化。这些行业的数字化,不管是装上CRP、ERM这种软件,还是把整个生产流程、设备、人等诸多因素数字化管理起来,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装置。而这里面离不开机器人在其中的穿插作用。举一个例子,把一个UI机器人部署到半导体生产厂里面,它所实现的不光是把零部件从A点搬运到B点,而是需要将整个的状况速度、位置状态都进行数字化,以便随时可以进行管控和监控。只有整套系统运作起来,这个流程才算彻底数字化。


另外在核心技术方面,是什么东西在真正驱动机器人不断迭代?我觉得人工智能、数据分析这两个技术,实际上让机器人领域如虎添翼,使机器人可以做的事情真正上了一个台阶,以前在精度、速度、人员干预做不到的事情,在逐渐注入这些技术以后,都慢慢变得可行了。所以我觉得有这些技术作为推动,机器人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曹巍:我觉得经典框架下可以看到的价值确定性,一个是人口红利,一个是人的能力,其本质是劳动力密集的问题,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隐形指标——对劳动力的尊重程度。


中国其实有很多高危、高污染、高噪音,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的行业,不管是制造还是生产环境。过去开玩笑讲,中国很多传统制造业或者能源行业,并没有很好地尊重人,或者说没有把人当人,让很多人拿着非常低的工资在非常差的环境下工作。我觉得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整个社会对人的关怀和关注的提升,人会得到更大的尊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工作本身就不应该人去做,或者人去做的时候应该有更高的工资补偿,或者更好的装备补偿。


同时国内有一点令人深思。随着对国外工业更深入的了解,人们看到有很多类似的恶劣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保护和保障装备都非常好,甚至围绕垂直场景的工人防护都有专门的细分产业。中国在这一方面缺失,从没有保护、传统工人裸奔的状态一步到位跳到机器人替代或是协助,便不会有类似防护服制作的细分领域的发展。这是中国很有意思的特点,从过去对人的不尊重,到一步到位实现现代智能,这就是长期的价值确定性回归对人的尊重。


另外从供给侧成本来看,大量核心元器件和核心底层技术国产化在快速推动机器人成本下降,比如说在2016年一颗32线激光雷达成本要8万,即便是16线也要几万,但是现在成本下降到差不多一两万,大量国产单线激光雷达开始涌现,虽然产业细分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质量的工业链会继续推动产业的升级,带来更好的价值回报。


王金晶:我主要总结以下两点。一是新场景的催生。一系列高精密度、高要求的新场景,包括工业4.0、数据化等等,是催生机器人行业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二是降本增效。也就是人工成本的减少,以及机器替代带来的更高的效率。


Keji:相信工业上所有问题,所有难点,都可以运用机器人来解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该怎么缩短机器人的研发时间,从编程到组合再到优化。所以现在投的方向都集中在减少集成时间这一方面,这与投资周期是有关系的。比如投资的精确性,在产业链的那个阶段投资等。20年前如果从德国买一个CNC过来,还要邀请几个德国工程师一起花费大量时间才可以制作出一个产品,希望未来我们可以节省这样的时间,进行更高质、更先进的机器人研发。


陈亮:我尝试把各位的观点综合一下,是否可以这样讲,一端是越来越以人为本,原来很多污染、恶劣环境的工作有了让机器去干的可能性。另外企业一端,实际运营当中有更极致的效率追求,所以要数字化,要过程更好管控,效率提上来,成本降下来,还有一个越来越多传感器、算法、算力背后的成熟,让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实现,所以让这件事情有了更好的成长空间。


其实整个聊工业机器人,中国是单一市场最大的,以前是谈四大家族,用大航海逻辑来讲,传统世界里的“四皇”,今天像优艾智合他们做的方向里面,国内和国外没有太大区别,整个国内市场可能90%份额都在国内公司手里。这里面想和各位聊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开明时间节点里,中国公司有没有机会能长成像“四皇”这样的公司?如果有机会他们的挑战在哪里?


Keji:我们投的大概80%是国外团队,20%是中国团队,重点看的有些数据,国外基本上机器人早期团队还是比较小的,更多的是一些终端应用,所以从这个方向来看,像国外还是有一个集成角度,可能他们有很高级的一些应用,也有一些基本技术上的,但是做成一个集成化可以马上应用的东西还是有点慢的。中国有非常快的增长,这里面上一代的机器人,工业自动化靠精度和最终效果去做一个CNC,但是下一代我相信会更数据化,AI等算法、技术,哪个数据表可以用,不同的应用,这是很多要去统计的。中国仍然是超过国外机器人应用的,所以我相信这是很大的优势在。


陈亮:王总,在中国类似AGV、AMR有没有可能成为新时代主宰?


王金晶:我个人这么看,首先中国是非常大的市场,这个毋庸置疑,这块机会肯定存在,可能也有一些挑战,一个就是知识产权,其实机器人行业在国内兴起时间不是特别久,对比全球趋势来看,新业态里面知识产权和过往知识产权有没有冲突的地方,这块可能是我们未来要注意的部分。


第二,能否解决产业痛点,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过往也看到像机器人领域,抛开工业不说,实际上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些机器人出现,但是很多没有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最后称之为“废铁”也不为过,可能放一个摆设这种。我相信如果可以解决知识产权和客户痛点这两个问题,机器人行业在中国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曹巍:首先,中国作为最大的单体市场来讲,一定会孵化出来非常伟大的机器人公司,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甚至以中国制造业的制造能力,中国不光能孵化出来类似“四大家族”,甚至比“四大家族”更厉害的也一定会有的,机器包括机器人可以解决的问题,与产业体量是高度相关的,因为全球核心的一些制造环境和制造业关键产业链环节都在这样做。


其次,为什么是AMR,或者为什么是移动机器人,之前也看过很多做机械臂的公司,不是说机械臂不好,在整个产业链条里机械臂也很关键,但是看的是差异化能力和差异化关键技术。机械臂虽然大家也在做一些创新,但是机械臂很多核心技术的积累,甚至是核心技术方向的积累还是在“四大家族”元器件基础上,虽然在柔性或者协作方面有做一些创新,但是实际上很多底层技术可能还是在一个经典的框架下。


自主研究这个事情和传统的IGV或者GCV等等更像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分高速、封闭、开放,比如说高速做了联想汽车,低速投了高先,核心首先是自主移动,第二是精细化操作,以前那个时间点没有投的原因就是工业化操作精度,比如说系统精度,重复精度能否到0.1毫米,操作过程中机器人操作机械臂角度能否达到0.1度,这些工业级别操作精度背后其实需要非常重要的算法和底层技术的支撑,才可以突破POC到量产关键节点。


在今年甚至去年的确有类似优艾这样的团队,真正可以做到工业级操作水平,真正可以使机器人从POC走向大规模商业级应用,在工业场景落地,这是非常显著的信号,这个信号也是整个赛道开始加速的起点。


陈亮:郭总你们基金也是双并的,不知道海外是否有这样的一些公司,对比国内国外情况如何,发展进度分别是怎样的,这个过程当中您又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郭路:我觉得在中国肯定会出现世界一流领先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我们的基金确实在中国有大量投入,同时也在积极了解美国、东南亚、以色列这样的市场,那边确实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和机器人核心技术相关的公司。说实话作为一个投资标底来讲,比起在中国看到的机会,我们更倾向于把钱投在中国市场。


我觉得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地位是核心动力,这个基础上,过去市场是有过一些缺陷,核心零部件,人才、资本支持,甚至包括配套软件技术、信息技术,这些东西过去几年有了长足的改变和进步。尤其在人才这块,过去几年看到大量人才涌现,有大量人才从海外回到中国,加上资本助力,这就是我们对这个市场长期非常看好的一个核心原因。


“四大家族”之所以走到这个市场地位,也是经过了成熟的市场整合。再过一段时间中国未来市场应该会是百花齐放、多投并举的状态,因为现在看到的产品路径、技术路径非常多元化,这肯定是好事情,会不会有一天行业慢慢成熟了,整合变成一个广投的市场呢?我觉得可能需要假以时日,这个时间点暂时看不到,可以看到百花齐放就已经很好了。


陈亮:夏总,今天市场规模可能体量还非常小,您认为这个市场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要在全球成为有领导力、影响力的公司,您对沿着产业变化路径有什么看法?


夏朝阳:我觉得中国整个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移动机器人,面向工业自动化的,市场容量够大,我判断是千亿级别的,当然“四大家族”在这里面可能可以占到35%-40%,因为他们差不多最大200亿,其他三家还有300亿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确实众多企业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且我觉得从行业里看,这个市场还是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因为周边整体技术、供应链处于特别大的拐点,会推动整个智能机器人或者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展,其实现在产线、移动、执行机构已经结合在一起了,一些上市公司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没问题,“四大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增速了,其实仔细观察,“四大家族”里面去年和今年从没有增速,到今年负两位数增速,我还是非常看好中国的企业,以优艾智合为代表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玩家,未来保持到100%增速非常有可能。


我觉得他们肯定还要冲破一些技术瓶颈,另外郭总说的很对,还要支持他们冲过一些资本瓶颈,同时供应链瓶颈还是要实事求是地重视它,因为最核心的一些芯片,包括一些器件、传感器,如果整个产业链当中没有重大突破性保障的话,有可能在时间上会制约中国企业追赶“四大家族”的步伐。


当然最后我觉得有些时候在时间上对他们要有一定的宽容,要求他们只争朝夕,24小时不睡觉,一周七天不休息,是不现实,所以从时间来看要真正追上“四大家族”,恐怕还是要用5-10年周期的。


陈亮:最后一个问题,各位在你们自己的方向里面,现在投资思路是怎样的?重点看好哪个新的方向,哪个新方向可能会有50%或100%的增速出来,请各位聊聊。


夏朝阳:目前看好三个东西,一个是端上,确实做的又便宜又好,智能化和移动也都结合的很好,确实非常看好。第二是提供细分行业解决方案,真正把行业问题解决的方案商我们也很看好,方案商有些综合技术要求很强。第三个看好5G大规模的计算时代,怎么能用好5G工具和算力工具,把端放到用上去,把云化的智能机器人做好,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响应和协同,更好的柔性或者敏捷性。当然还可能提供更好的增强现实基础之上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三个赛道可能单独投到比较好的公司,也可能有些公司在三个方面都有好的布局,所以有可能我们会投已经投过的一些公司,也有可能投新的公司。


郭路:我觉得投资机会其实会出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很多点上,这块梳理自己思考的时候还是按照整个行业和产业链彻底数字化、降本增效的思路去想,当我们试图数字化整个产业链的时候还缺哪些东西,我们就会主动看哪些点,比如说投面向工厂边缘计算的公司,投做数据采集传感器这样的公司,我们还很积极地在看一些数据分析类的技术,包括生产流程管理等。


凡是会影响到一个产业、一个行业彻底数字化的,打不通的节点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节点,如果这里面出现新技术和产品,我们都非常愿意支持这样的机会。


曹巍:整体来看,我们在硬科技上其实比较倾向于投前端的一些应用场景,类似新能源汽车、自主移动机器人、AR眼镜、DR交通系统,包括其他独立系统,在场景端可以自己用起来的,这是我们的一个偏好。


其实跳过系统侧,也在投一些芯片和底层能力建设的方向,我自己觉得在应用场景侧,特别是现在产业需求推动技术落地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大量的核心技术或者创新技术都开始进入到产业侧,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王金晶:今天有缘聚在这里,是因为我们都投资了优艾智合,我们算优艾最早期的投资人,其实这也表达了我们的观点。如果说要看好什么样的企业,我们觉得像优艾智合这样的公司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架构也非常合理,也在产业上有很好的耕耘,这种企业是我们首选的企业。


Keji:机器人是我们20%的投资,我们投机器人主要就是怎么让人更厉害。在工业领域还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在美国投了一个清洗卫生间的机器人,他们发现酒店、办公室用这个卫生间机器人的时候,没有把他们的所有东西都清理掉,而是做了更人性化的东西,把酒店弄的更温馨一点,所以变成了业务方向。这会是我们投资的方向。


(本文根据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速记整理而成)


来源:学会秘书处


 往期文章    

三千名学者专家共话“自主智能 创享未来”,2020中国自动化大会在沪隆重召开

【CAC2020】曲终人未散,未来尤可期!2021,北京见!

【重要通知】关于继续征集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成员的通知

【喜报】自动化学报排名第一,被评定为中国中文权威期刊!

【喜报】中国自动化学会多名会员入选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学术活动)

          010-62624980(财务)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


 更多精彩   

官方微信公众号(英文)

名称:CAA OFFICIAL

微信号:caaofficial

会员微信公众号 

名称:CAA会员服务 

微信号:caa-member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