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与强国未来论坛:腾讯云、富士康、紫光、树根互联、金蝶领军者分享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年4月9日 17:38 收录时间:2019年4月30日 09:27 作者: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与300+全国社友,构建工业互联网认知体系】

 

        

『活动报名』4月27日,研习社知识沙龙起航,邀请制造业CIO和平台方技术总监联袂奉献,从甲方和乙方两个维度辨析制造企业数字化的目标、难点和痛点,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助力转型。(报名链接:『知识沙龙第6期』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离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3月31日,在2019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本届峰会在“IT新未来:5G与人工智能”的主题下,设置了“万物互联新动力’”、“工业互联网与强国未来”、“数字城市构筑未来生活”、“金融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人工智能的风口与挑战”五场主题论坛。


主题论坛:工业互联网与强国未来


主持人: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李颖

对话嘉宾

张建伟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陈志列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在中

三一集团董事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军旗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

于英涛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

新华三首席执行官

邱跃鹏

腾讯副总裁

腾讯云总裁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张建伟: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工业互联网是融合ICT和AI技术进而对工业真实世界进行升级的技术,也是对标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核心技术,它包括三张网统一的模式,最后的目的是智能制造,实现提质增效。


人工智能和ICT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需要着重研究的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认知计算。其中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在分布式的感知网络下,多模态数据的整合和校准;第二部分是工业互联网中的操作系统,把关键功能做成模块,例如机器人的核心大脑部分,包括智能感知、智能规划,想要能够快速使用,需要基于传感、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性。


陈志列:工业互联网的划分

陈志列表示,工业互联网从物理层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感器,全世界百亿级的传感器。第二部分是它们的信号都上到了智能节点,带CPU的,能够搜集边缘计算,再往上传,这部分叫智能节点,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第三个部分就是云,云分两类,所有信号都得进服务器,然后给用户展示各种各样的人机界面、行业解决方案。


梁在中: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持久战

工业互联网更像是一种基础设施网,像铁路网、公路网,从谋划程度上也是帮助整个产业和工业实现全面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以后实现全面效率提升的能力集合。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这个观点或许已经深入人心,但它更是一场持久战,不可急功近利。其发展需要:一是人,指的是懂工业又懂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国做OT类软件开发的人才很少,中国也没有大型的OT类的软件企业;二是成本,工业企业还是讲究成本,底层的技术,云的成本、通信的成本,实施工业互联网整体的成本如果够低的话,大家就会去用,这是政府要推动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办法;第三个是投入,如今国内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投入还不够。


李军旗:核心技术是关键

富士康在深圳的发展30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传统的制造,PC制造;第二个十年是精密制造,把产品做精;第三个十年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要想给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带来一次绝好的机会,突破核心技术是关键,没有核心技术永远不可能领先全球。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才能致胜,才能真正做到领先全球。


于英涛:工业互联网现今的发展

“为什么工业互联网发展这么难?因为现在懂IT的不懂OT,懂OT的不懂IT。”于英涛表示,过去在工厂制造领域虽然有用IT,但使用IT的场景更多的是办公和通讯。如今在工业核心系统里面加入IT连接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加上安全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这两个过去是并不相关的。


邱跃鹏:工业互联网后的变化

资讯互联网化后的变化:一是模式的变化,二是工业生产模式变化。


我们做的事情来自于我们在互联网积累的东西,比如云、大数据、传感器连接的能力。收集好数据后,我们再应用AI的能力解决工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徐少春: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工业互联网是指一个社会或者一个车间,或者一个工厂,或者一个工业世界数字化的完胜。平台创新就是推动企业上云;行业落地就是在钢铁、冶金、五金三个行业里面做工作;至于制造强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供给侧的改革,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就是提质增效。工匠精神即指依托金蝶的人才优势,赋能中小企业,培养中小企业的工匠文化。



论坛实录

向上滑动阅览

李颖: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欢迎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跟我们分享这一场主题论坛,这场主题论坛是“工业互联网与强国未来”。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制造强国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当前的核心工作。所以今天的题目很贴切,工业互联网与强国未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网络强国、制造强国重要的支撑、重要的切入点和重要的抓手。

 

我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参加这次论坛的七位重量级嘉宾,第一位是张建伟院士,他是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约专家,拥有40余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专利,任数个国际重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会议的主席。第二位是陈志列,他是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我跟陈委员这次在“两会”上相遇,他们原来是以工业控制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这次他在全国“两会”上作为第三位大会重点发言的委员,我在跟他交流的时候一不留神还上了《人民政协报》和《工商时报》。第三位是梁在中,他是毕业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现任三一集团董事、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在全国“两会”期间,三一集团董事长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和《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包括最近在《工商时报》发表署名文章,针对工业互联网交流了很多他自己的观点。第四位是李军旗先生,他是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董事长,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长期从事精益加工、精益制造、精益工具和新材料业务的开发和拓展,2018年6月8日富士康作为首家工业互联网公司正式A股上市开盘,创造了36天A股最快的过会记录,开盘当日股价上涨了44%,市值达到3906亿元。最近他们的年报刚刚出来,收入是4153.78亿元,同比增长了17.6%,净利润是169亿元,增长了6.52%,还是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第五位是于英涛先生,他是紫光集团联席总裁、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先后获得2016年中国十大有影响力的新经济人物,2018年中国ICT十大领先人物等多项殊荣,他自己既有电信的背景,又有IT的运营经验,现在在做工业互联网。第六位是邱跃鹏先生,他现任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全面负责腾讯云的管理工作,他看起来很年轻,他2002年就加入了腾讯,是腾讯海量服务架构的重要设计者之一,历任互联网运营部总经理、社交网络事业群技术负责人。最后一位是徐少春先生,他是金蝶国际软件集团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金蝶公司在中国大环境下,软件业务这些年是我们行业的一面旗帜,这么多年在软件的发展当中,金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2011年金蝶微博诞生,同年金蝶提出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依托的云管理战略。在前面一场高峰对话上,徐总也发表非常精彩的意见,所以我们期待大家在这个论坛里面有更加精彩和有意义的分享。

 

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今天这个话题是工业互联网,在这次全国“两会”中也成为热词,政协和人大加起来有50多份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提案,远远超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他的话题,其他最多的也就是十几份,这也是这次大会非常有远见,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确立了这个话题。工业互联网现在虽然非常热,但是对它的理解非常丰富,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业,第一个话题,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工业互联网是什么?

 

张建伟:工业互联网是融合ICT和AI技术的通讯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真实世界升级的技术,也是对标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核心技术,它包括三张网统一的模式,最后是为了智能制造实现提质增效。这个形式包括了非常多样的内容,一会儿还会谈到它是姓工还是姓网。

 

陈志列:工业互联网从物理层面是三个部分,这在业界没有什么异议,但是要用其他的概念来说有N种说法。第一部分是传感器,全世界百亿级的传感器,它们的信号都上到了智能节点,带CPU的,能够搜集边缘计算,再往上传,这部分叫智能节点,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第三个部分就是云,云分两类,所有信号都得进服务器,在服务器以后展示给用户各种各样的人机界面、行业解决方案。

 

李颖:2017年底,对工业互联网从功能层面出了一个国务院的文件,它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从功能层面工业互联网是以网络为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陈总,您讲的传感器、智能节点和云跟这个是什么关系?

 

陈志列:国家讲的肯定是对的,从传感器到智能节点,传感器太大了,智能节点和云就有安全问题了,从传感器开始信号上来,传感器有百亿种,但上来就四种电信号,上来就是智能节点,从这四种信号开始上来有安全问题,认为整个是一张网也可以,AI在节点上就应该有网,而不是到云上才有。

 

梁在中:工业互联网更像是一种基础设施网,像铁路网、公路网,从谋划程度上也是帮助整个产业和工业实现全面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以后实现全面效率提升的能力集合。

 

李颖:梁总抽梁提炼得非常有高度,而且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李军旗:现在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很多,也很热,我觉得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工业互联网就是工业+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技术促使传统的工业提质增效降本。通过互联网搭建一个平台,把制造业向平台化、服务化转型。

 

李颖:你说工业互联网是姓工还是姓网?

 

李军旗:要论姓工姓网来定义工业互联网似乎有点在纠结字眼,应该是抓住本质,工业互联网最终的本质是什么,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实际上是三个层面,要用工业互联网解决全部工业的本质问题,目前看来这是有困难的,工业本质的问题要从工业技术问题来解决,互联网也有互联网技术,比如5G技术、传输速度、安全技术,互联网也要把互联网的技术解决掉。这两个加起来就形成工业互联网,相互赋能,工业对互联网有要求,互联网对工业又有促进和提升。

 

李颖:这两者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

 

李军旗:如果把这两个融合起来的话整个产业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李颖:融合起来就是化学反应。

 

李军旗:对。

 

李颖:工业和互联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基因,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要实现李总说的目标,它是目标没错,但怎么能实施呢?我刚才听你说应该是接近化学反应。

 

李军旗:接近化学反应。

 

于英涛:我是比较同意军旗董事长的意见,今天是IT领袖峰会,军旗讲的是工业+互联网,按照我的话来说,应景的话就是IT+OT,无论是云也好,还是互联网也好,都是IT的范畴。我们今天参加会议的我相信有很多做OT的,信息技术+运营技术。但这两个过去是井水不犯河水,不是说没有,过去在工厂制造领域用IT,但用的更多的是办公和通讯,在工业的核心系统里面加入IT连接的技术,物联网的技术、大数据的技术、云的技术,加上安全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这两个过去是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工业互联网这么难?懂IT的不懂OT,懂OT的不懂IT。刚才李颖司长讲到底是姓工还是姓网,不能说这是一个伪命题,目前阶段工业互联网我认为姓工多一点姓网少一点,到了一定阶段是一半一半,到发生化学反应就是一体了,未来一定是一体的。所以现在说到底是姓工还是姓网,我也不知道,我认为现阶段姓工多一点,因为工业互联网本身还是工业,互联网只是它的翅膀,是它的助推器,刚才军旗讲的,最终的结果是为工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使决策更有效,最终是多挣钱。

 

李颖:于总刚才说的一个观点,现阶段还是姓工多一点。

 

邱跃鹏:互联网刚诞生的时候,大家觉得互联网到底能连接什么是不确定的,今天互联网把很多资讯都互联网化了,当所有的OT都联网之后带来的变化,其中有两个变化是比较大的,第一个是模式的变化,对于客户端C端的关注,到生产线到C端的吻合度会越来越紧密。第二个是原来讲工业都是物理的东西,未来生产的东西不仅仅是生产要素只有物理的,可能会变成跟内容、跟服务,跟更多的东西会产生更多的关联,生产的要素和生产的产品,物理和数字化内容的融合,可能是未来对于工业生产模式带来很大的不同。所以再往后看工业互联网真正承载的是整个工业模式的变化。

 

 

李颖:第一是商业模式的变化,第二是原来是硬的产品变成软硬结合的产品。我们下一个话题再来探讨在消费互联网做得最优秀的腾讯在工业互联网怎么再创辉煌和佳绩,这个模式创新怎么创,我们接下来再讨论。下面请徐总。

 

徐少春:工业互联网是指一个社会或者一个车间,或者一个工厂,或者一个工业世界数字化的完胜。你要把物理的工厂通过数字化完全虚拟到另外一个孪生的景象里面。工业互联网,我觉得这个词是过渡性的,将来可能会变成数字化孪生工厂。如果说工业是父亲的话,互联网是母亲的话,两个结合以后,它生下来的是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就叫数字化孪生。比如特斯拉,我们任何人驾驶特斯拉,有一个数字化孪生的系统跟着你在一起。比如737MAX如果数字化非常完美的话就不应该发生空难。

 

李颖:徐总的观点比较特殊,前两年我们跟央视合作的《大国重器》,软件也非常重要,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刚才听到徐总说的这段话,可能理解得不一定到位,但是我有一种比较认同的感觉。我们原来以原子为核心构建的工业体系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是我们通过互联网,或者通过工业互联网给它赋能,这确实比较难。原来这套东西都有,不是说人家没有,我们重新搞一个东西。现在是通过互联网,通过比特为基因的这套系统来再做一个原来工业的方法,但是这个做的过程比较艰难,别人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得更好,或者有些工业的东西用数字化难以表达出来。徐总的意思是说把原来工业的体系,用数字孪生的方法在数字化空间里面重新表达出来,这个就是数字孪生,而这个表达的过程核心就是软件。徐总谈出了一个软件企业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个问题大家都回答得非常精彩,第二个问题,不管怎么理解工业互联网,到目前为止对于工业互联网,你的企业,或者你自己做了什么?比如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它在里面的价值作用,它有什么影响?

 

张建伟:人工智能和ICT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我们着重做的一块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认知计算。这里面有两个核心问题,一部分是在分布式的感知网络的情况下有各种各样模块的数据,有的数据有噪声,有的数据有延迟,怎么把这些数据有效地整合成一个有意识的表达,使得这个系统变成智能的系统,多模态数据的整合和校准,这是我们现在做的核心算法。第二部分如何在工业互联网的情况下做成工业情况下的操作系统,把它关键的功能做成模块,让它可以调用,这里面我们着重做一些开源的,从机器人的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核心大脑部分,包括智能感知、智能规划,能够快速使用,基于传感、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性。

 

李颖:这两项技术现在在哪些场景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有应用的?

张建伟:一方面在自动驾驶的芯片里面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在一家做自动驾驶的生产厂家已经实现了。另外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我们已经在物流自动抓取方面有初步的小范围应用。

 

李颖:陈总,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做这项工作,现在的压力非常大,大家都关注这个事,这是好事,如果大家一来以后发现没有解决方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不就成忽悠了嘛。研祥能够为工业互联网做些什么?

 

陈志列:研祥成立了26年,今天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回顾一下,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我们在全球控制了20亿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在智能节点这个地方,我们过去20多年生产了3000万个带CPU,带IO通道的,当然也带边缘计算的智能节点。在云这个地方,我们有生产工业级的服务器,我们在今年稍晚的时候会向全球推出一个我们认识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名字我今天不能提前透露,但是肯定没有研祥两个字,我们要去掉研祥的特色,让整个业界感觉到都能用。传统行业如果认为自己需要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业互联网升级的话,他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解决方案,而且是免费的,不收一分钱,这是跟腾讯学的。

 

李颖:梁总,你要多讲一讲,因为我这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印象最深的,大的企业,真正身体力行的,真正推动工业互联网,而且从一把手就非常重视的两个企业,一个是三一,一个是海尔,对我的印象非常深,这给我很大的信心。很多人都说工业互联网姓工,刚才于总讲到目前为止,尽管未来最终会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但是现在还是姓工多一点,在这方面三一是最有发言权的。

 

梁在中:感谢您的认可,三一这块主要是分几个层面,一个是大局的、全面的做试验,就像八几年创业的时候想要做民营企业的试验田,现在希望做成工业互联网的试验田,我们想冲在头的思路一直都没有变过。三一集团希望在离散制造行业,离散相对来说场景跟流程性行业不太一样,希望在离散行业这块能够全面做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工厂标杆出来,所以在全面数字化。在整个中国的工业,包括美国、德国,工业现场的数字化程度其实低得让人觉得挺惊讶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些可能只是在局部实现了数字化,或者在工厂端和产线端实现了数字化,但是没有互联互通,所以整个工厂除了核心的生产机器以外,有大量的辅助生产设备,包括灯、电路设备、能耗生活等各种各样的,如何全面地把一个工厂,尤其是在离散制造业里面,全面数字化,能够做出一个标杆来,三一已经做了一两年了,取得了不少好的效果,这就不一一细说了。

    

我们在平台层也在积极尝试,2016年的时候成立了树根互联,就是希望能够为中国工业提供一个相对来说成本能够被大部分工业企业接受,易用,能够为他们省很多事的通用化的平台出来。我们在两年多的时间跟200多家企业一起合作,服务了61个行业,希望能够跟这些行业的龙头不断地在项目过程中快速沉淀一些通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出来,平台只是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树根在春节前刚完成了一轮30亿元估值的融资,才2年的一家公司是做得很不错的。我们成立了一个10亿左右的VC资金,再加上第一期40亿左右的产业基金,专门为整个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生态支持,因为我们现在整个中国的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相对来说还比较弱,大部分的企业都处在几千万的收入,几百万利润的阶段,这个阶段正好是属于需要转型,需要把自己前面这么多年的实践,从项目制变成标准产品可以复制的过程。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基金能够跟随着这些工业互联网整个生态一起成长起来。前面两年有点惨不忍睹,几个人的团队,现在都是50个,上百人甚至几百人的团队慢慢展现出来了,在股权上也可以支持工业互联网到了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去做的过程。

 

李颖:这体现了三一对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比较综合的布局,这是实实在在做的,也体现了三一的传承。平台这块我是最关注的,你现在这个平台的收入有多少是依赖于母公司,你觉得什么样的节奏能够达到盈亏平衡,进入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梁在中:很艰难,去年我们的收入在2亿左右,中间有1/3是为三一集团整体的转型服务,其他的1.2-1.3亿左右的收入是来源于61个行业的龙头。现在大家都处在先试水,大概是100-200万左右的项目先做,觉得这个东西做到满足要求以后再大面积推广,现在是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们现在纠结和挣扎的点在于,因为工业场景还是相当复杂,但还是可以抽象,不是说以后看到的工业互联网的业态一定是垂直的,一定是碎片化的,也不会,一定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抽象出来成为通用产品。所以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完成这样的转变,从前面三年做项目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它抽象出来更多的平台型的产品。所以我估计如果不做新的投入,加上这轮融资的完成,我估计明年年底应该能够完成盈亏平衡,如果不再做新技术的投入和新商业模式的开发,我觉得明年年底差不多。

 

李军旗:富士康在大家传统的概念当中都是电子行业制造,富士康在深圳有30年了,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是传统的制造,PC制造,第二个十年是精密制造,把产品做精,以当时的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手机,把产品做精了以后,全球的客户都找过来,业务扩大,第三个十年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十年前我们就专注做自己的机器人,工厂自动化。从去年开始探索制造型企业下一步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最后就决定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可以把人和人、物和物能够互联互通,几十万台的设备能够连起来,对设备进行诊断,进行维护,同时把上下游的企业能够互联互通,就发挥了互联网的功效,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规模广,这样就实现互联网为传统制造型企业赋能,就体现了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效果。到去年,我们建立了7座细分工厂,达沃斯把我们评为了灯塔工厂,全世界有7家,我们是其中1家,这是富士康转型,从传统制造向精密制造,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的典型例子。在这个基础上,在工业互联网的第二个十年,把制造业向科技服务转型,这还在初步尝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全世界工业互联网还没有很好的成功案例,传统的制造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会逐渐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转型之路。

 

李颖:达沃斯的评价是比较有水准的,我上次去富士康调研的时候,给我的印象也很深,看起来是崭新的富士康。但是有一个问题,富士康的转型,你们的能力不怀疑,但我比较关注的是平台,作为一个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怎么为整个产业,尤其是这么大体量的企业有社会责任和使命,怎么为整个产业赋能?你核心的这套制造能力,按照刚才徐总讲的,能够把整个富士康智能工厂那套能力,通过数字孪生兄弟重构出来,开放出来,那对产业的贡献非常大。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布局和进展?

 

李军旗:也是我们未来要探索的方向,如何搭建出一个能对外赋能的智能工厂。工业环境是很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平台的概念就是从制造业当中抽出共性的东西,而共性的东西放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形成可以对外赋能的体系和架构。这就谈到了工业互联网未来的体系架构应该是怎样的,赋能的形态,这块也是我们目前一直在不断探索的。

 

李颖:有时间表吗?

 

李军旗:从去年转型,在内部试验成功的案例,我们会逐渐放到平台上对外赋能,比如安全的赋能,这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有几十个园区。今天早上又有一个工厂爆炸了,类似这样的安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取出来它的共性,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数据的预测做到可以无忧生产。我们的灯塔工厂在智能的基础上可以安全地生产。

 

李颖:你们开放出来的一个场景,工业大数据的大赛,那个效果非常好,不仅能够惠及到整个平台的建设,其实对富士康本身也是非常有利的,你们要加快时间表。

 

李军旗:去年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的数据,就是灯塔工程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贡献给全国作为大赛的考题。

 

李颖:原来说要用到高铁上的刀具,现在用了吗?

 

李军旗:高铁智能修复的刀子,这就是工业和互联网融合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知道中国的高铁是一张名片,但是修高铁的刀子还是依赖进口。

 

李颖:高铁上用了吗?

 

李军旗:这个月底就会开始用。

 

于英涛:紫光在做工业互联网的时候,紫光也好,新华三也好,我们的老本行是IT,富士康的老本行是制造业,包括三一的老本行是制造业,我们的老本行是IT,我们是给全国、全球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我们的市场份额30多年来一直排第一,40%的市场份额,33年的历史了。我们对工业制造是完全不懂的,我们自己的设备都是富士康给加工的,制造微笑曲线里面有设计制造和服务,我们是做两头的。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紫光集团专门成立了紫光云引擎的互联网公司,是跟苏州市政府合资的,总投资10亿,去年非常荣幸入选工信部十大互联网创新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除了给自身服务以外,把我们六个工厂管起来,把我们的供应链,把我们的制造也对外提供服务,利用我们自身的IT技术。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形成了能够提供工业云的服务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组成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体系。目前我们提供了100多个工业应用,有200多个合作伙伴,服务了几百家企业。

 

李颖:你们提供了什么服务?

 

于英涛:机器取代人,利用传感技术,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来实现机器换人,比如我们给鞍钢提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过去港铁厂最重要的是电机,一旦电机出了问题,炉子停了,这个炉子就报废掉了,一锅钢就报废掉了,检查电机好坏是靠工人,每个小时,甚至每半个小时用铁锤敲一敲听声音,大量的工人在敲电机,这个不复杂。刚才陈总讲的加上模组,通过大数据就可以判断电机的问题。

 

李颖:像这样的场景工厂能给你付多少钱?

 

于英涛:很简单,他把所有的成本分我1/3,分我一半就可以了。

 

李颖:鞍钢呢?

 

于英涛:百万级的。

 

李颖:还有多少像鞍钢这样的单位需要这样的服务?

 

于英涛:工业互联网属于探索的阶段,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小工厂,人工比较便宜;大工厂,两个问题,机器一定比人工更准确,效率更高,另外成本更便宜。

 

李颖:你们现在服务的都是大企业是吧?

 

于英涛:对。

 

李颖:你们有服务中小企业的计划吗?

 

于英涛:不需要,小企业也没钱。

 

邱跃鹏:今天论坛是谈工业互联网,前面都是工业界的翘楚和大拿,首先讲一下我们的定位,我们腾讯进入工业互联网还是把我们定位为做助手的角色,所以我们做的事情也是来自于我们在互联网积累的东西,比如云、大数据、传感器连接的能力,到所有的数据采集上来之后到AI的能力。既然数据来了,我们怎么应用AI的能力解决工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的飞机工业这几年进步非常快,但人的积累是不够的,很多东西需要用智能化的东西来解决。比如飞机材料是非常先进的材料,怎么检测飞机材料里面可能的问题,超声扫完之后去识别,这个用AI能力能非常好的解决,现在90%以上的检测都是通过AI来解决,我们做的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事情。

 

李颖:你们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变化,还有把硬和软结合起来,真正把你这个思路到整个产业链模式的创新,现在更多做的是利用AI的技术来解决问题,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邱跃鹏:我前面回答第一个问题讲的更远期一些,今天的互联网跟互联网刚诞生的时候是大家完全想象不到的,模式会不断演化,这个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先把最痛点的问题解决掉。

 

李颖:你们目前解决的最主要的痛点问题是什么?

 

邱跃鹏:数据的收集和采集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工业还是非常薄弱的,刚才讲的大厂才玩得起,小厂玩不起,我们尽可能用廉价的方法去收集数据。像我们跟华星光电,以及商飞等有很多的案例在做。

 

徐少春: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平台创新、行业落地、制造强国、工匠精神。平台创新就是推动企业上云,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另外我们打造一个Paas平台,为传统制造业进行赋能,和合作伙伴开发一个数字孪生系统。行业落地就是在钢铁、冶金、五金三个行业里面做工作,特别是株洲中车用的系统就是我们的。制造强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还是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供给侧的改革,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就是提质增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渴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怎样做到这一年呢?我们整个集团8000多人,工业互联网这块有专家和工程师,培养他们的工匠文化,在我们的赋能下,中小企业能够改进他的过程,提升效能,改善产品和服务体验。

 

李颖:徐总很有情怀,虽然是软件公司,但是要跟制造企业融合,要把工匠文化融入到软件企业的血脉里。因为时间已经到了,我们每个人用一分钟,我代表的是行业服务部门,主要是为大家做好服务,请你们谈一下你们认为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建伟:这个题目是中国至少今后十年要着重发展的,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从人才角度,国家还可以做一些引领性的政策,为什么现在工业互联网变成全球策略,但是发展还有一定的局限,这有一个通才的教育,尤其是新工科的教育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既懂IT,又懂工业,又懂制造,这对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如何把技术方面在异构的,在任意扩充的网里面,怎么样让系统能够自适应,能够自重构,这里面的科学挑战还是很多的,希望跟高校进一步合作。

 

李颖:因为核心的是人才,所以教育体制要跟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跟高质量发展匹配,这个很重要。

 

陈志列:刚才部分嘉宾回答了这个问题,工业互联网是交叉学科,做工业互联网的专家现在没有,我们在座的已经很全了,有做制造业的,有做IT的,有做互联网的,我们都在跨界,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国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最有可能领跑全球,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工业链条最长,应用场景最多,市场也很大。如果要加快推进的话,我认为这次不是产学研结合了,一定是政产学研,政府部门一定要牵头。如果没有您坐在这,我们几个不可能坐在一起,就这么简单。

 

李颖: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我们提高服务的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的意识。

 

梁在中:我快速说一下,三点,人、成本、投入,人刚才都讲了,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懂工业,又要懂IT技术,我们国家像这样类型的学科都不多,美国、德国是有的,而且很多年了。另外我们中国做OT类软件开发的人才很少,中国没有大型的OT类的软件企业。这两方面很重要。还有一个是成本,工业企业还是讲究成本,底层的技术,云的成本、通信的成本,实施工业互联网整体的成本如果够低的话,大家就会去用,这是政府要推动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有办法。包括工信部原来针对手机的策略是不是能用到工业互联网,那个要不少钱。第三个是投入,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投入还是不够的。打个比方,在美国很多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发软件,开发平台,开发跟工业相关的应用很快,因为亚马逊云和微软云很多套件很成熟,而且对工业非常友好。我们中国这个生态,我们跟腾讯也是合作伙伴,很多底层的技术希望能够支持工业的发展,政府投入得更多一些,现在虽然说得很热闹,但是不是真金白银砸进去出来了东西,我们还在观望。

 

李颖:树根互联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模式,你简单说一下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梁在中: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软件企业,但是在新形势下组织方式对于人的任用和工资,现在更注重团体的力量,不注重英雄的力量,很像互联网公司,传统企业也在学互联网,三一集团传统的那块也在学腾讯和阿里,而且在人员工资的角度上都是朝着全球最好的企业,向亚马逊对齐的,我们分了40%的股权专门给员工持股。

 

李颖:树根在这方面是做得比较突出的。请李总。

 

李军旗:工业互联网是未来,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是一场持久战,才刚刚开始,不可急功近利。工业互联网要想给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带来一次绝好的机会,突破核心技术是关键,没有核心技术永远不可能领先全球。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才能致胜,才能真正做到领先全球。

 

于英涛:我同意军旗的观点,工业互联网现在有点热了,我是要泼点冷水,工业互联网是趋势、是未来,但是炒得比较热,政府也在提,我很坦率地讲政府基本不懂,企业也催,也不知道想干啥。第二个是探索,探索最重要,静下心来,找对应用场景,找出很好的OT+IT的解决方案,然后打造样板,逐步推广。第三个是不忘初心,工业互联网最本质的核心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了这个初心都是胡说八道。

 

邱跃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你做任何事情没有人才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去做。第二个,我们谈工业互联网,但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我们谈数字化,如果真的走到生产企业去看,是很落后的。数字化最基本的数字能力上,国家层面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第三个是政策,包括工业数据,未来怎么共享,怎么把工业数据推动到更多企业能够共享,希望主管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

 

徐少春:我非常同意于总的观点,我的看法是搞消费互联网是开轿车,跑得快,搞工业互联网是开卡车,我常常鼓励我的同事要到客户那里去,跳到客户的卡车上跟他一起开卡车,为什么?这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厚德载物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要搞好工业互联网就是要有厚德载物的精神,就是要有工匠精神。所以我建议政府不仅要宣传案例、技术,更要宣传工匠文化。

 

李颖:谢谢,我们的时间到了,工业互联网是新的生命,是大家都非常值得期待的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对于这样的新生命,我们怎么拥抱它,通过在座各位嘉宾的交流,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基因就是融合,IT技术、OT技术的融合,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和新兴的产业融合,这里面又有思想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服务的融合。今天的论坛各位嘉宾都作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今天也开了一个好头,今天这场论坛在座的七位嘉宾,他们就融合得非常好,这里面有科学家,有做工控的,三一是国家制造业的栋梁,现在已经明确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工业互联网事业,富士康大家就更清楚了,我到富士康以后有一种沉浸在未来制造业崭新的场景的感觉,希望能把崭新的富士康赋能到整个产业,让大家都能分享富士康的成果和富士康的经验。于总虽然现在是IT,但他自己又是电信运营商。邱总就更不用说了,腾讯不仅是中国互联网,而且是世界互联网企业的骄傲,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期待腾讯能在消费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能在工业互联网上做出更辉煌的业绩。再就是我们本家,我是软件司,软件什么时候能硬起来,徐总说的数字孪生。在IT和OT融合的过程中,因为工业是一套解决方案,我们需要通过IT和工业的融合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工业发展,而这个是新的技术体系构建的过程,数字孪生兄弟就是数字化的整体软件解决方案。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来宾耐心的聆听。谢谢!

2019年4月1日,由工业互联网研习社推出的业界首个工业互联网创始人社群——暨“春蕾行动”年度项目计划正式上新,如果你具有成长思维、持续进化能力且不设上限,欢迎你加入进来,活下去,走向未来。(详情请点击:工业互联网研习社“春蕾计划”:打造首个工业互联网创始人社群“春蕾荟”

精彩集锦

报告下载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白皮书(2018)|《埃森哲PPT:“如何系统化做好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白皮书》《工业物联网互联互通白皮书》| 《工业数据采集产业研究报告》《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2018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德勤·2018中智能制造报告|《德勤·人工智能产业报告》埃森哲技术展望报告2018》 | 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德勤《工业4.0与数字孪生》| 数字化工厂2020

罗兰贝格:《预测性维护报告》罗兰贝格《工业数字化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技术架构篇(2018年)》

朱森第《中国制造走向智能制造之路》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实践》

|清华孙富春教授: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邬贺铨《从互联网和物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邬贺铨《工业物联网的技术与挑战| 《大数据分析在上汽通用的应用

独家观察智能制造 | 腾讯战略升级阿里战略升级 | 工业互联网 | 工业互联网App(一)(二)(三)工业互联网政策 | 工业互联网理论 | 工业互联网创业 |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上市 | Predix售卖传闻 | G7物联网公司 | 引领智能变革 | 工业互联网省级行动:浙江样本 | 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 安筱鹏:拥抱“数据+算法”定义的新世界 | 深度好文

独家专访凯文-凯利 | 汉诺威时间 | 金蝶徐少春 | 数字化工厂唐咚 | 重磅 | 博世董事会成员施维纳 |  | MES分会理事长沈斌教授 | 西门子全球CEO凯飒 | 微软AI研发掌舵人沈向洋 |  | 夏淳 | 宋海涛 | 独家专访 | 孙伟国 | 陈萍生博士(1) | 陈萍生(2)陈萍生(3)|  机联网张步翔 | 大制科技郭云 | 大数据应用王真震 | 跨媒介智能专网顾永海

知识沙龙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期 | 线上沙龙 | 第5期 | 第6期

公司人物】:安筱鹏 |马云新制造  |华为任正非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 华为轮值董事长梁华 | 牛文文 |  周其仁 | 华为CIO陶景文 | 中海油董事长杨 | 万科郁亮 | 新安集团董事长吴建华 | 李毅中数字经济  | 李国飞腾讯观察 |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 杨叔子院士 | 

拆书专栏《平台革命》拆书专栏 | 第①弹 | 第②弹 | 第③弹 | 第④弹 | 第⑤弹 | 第⑥弹 | 第⑦弹 |  第⑧弹 |  第⑨弹 | 第⑩弹 | 第11弹 | 第12弹

⊙  重磅解读《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上篇 | 下篇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上篇)  | 下篇 | 移动互联网十年 | 日本制造业兴衰启示录 | Gartner:十大科技趋势 | GE Digital为什么会失败?

⊙  认知升级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 | 深度思考 | “指数型思维”| 陈春花1 | 陈春花2 | 陈春花3 | 曾鸣1 | 曾鸣2 | 廖建文1 | 廖建文2 |  陈威如平台 | 梁漱溟思考问题

300+社友一起,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大势

2018年1-6月工业互联网平台原创深度观察集锦

2017 这一年,我们走过的路,表达过的观点和思想

【2019新年献词 | 当世道与人心纷杂,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长按图片二维码加入研习社

300+全国社友,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大势!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新思想 | 新观念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造奇智能新媒

有态度 | 有深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工业互联网

知识中心

升维思考 | 降维落地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国内较早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及内容服务、社群运营机构,聚焦新工业革命与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凭借有洞见的思考观点,在产业界独树一帜。目前已覆盖工业和制造领域行业人士数万人,总阅读量数百万人次。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体独家推出、业界首份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质量实名付费社群——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致力于打通工业互联网从资讯→信息→知识→认知→见识的链式通路,助力您的职业发展和机遇把握。同期推出数期工业互联网知识沙龙(付费版),助力社友走出“舒适区”。

“研习社社友”遍布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武汉、芜湖、郑州等工业重镇,初步构建起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底层数据采集、工业数据分析、系统集成商、大学及产业资金、产业联盟在内的全国价值网络。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